吉安市影视家协会 李水兰
李水兰,笔名柔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吉安市影视家协会理事。出版学术著作《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杜维明新儒学思想研究》和评论文集《柔兰评论》。在《人民政协报》《名作欣赏》《海燕》《安徽文学》《创作评谭》《文学讲堂》《作家新视野》《电影评介》等发表评论文章,1994年开始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
为了影视编导专业学生能更好地夯实理论基础,拓展理论视野,丰富实践经验,增强专业自信,井冈山大学与吉安市影视家协会联手合作,创造了一系列的“遇见”活动。在继上次邀请《长津湖》的执行导演刘斌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导演实践课之后,11月18日又邀请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沈鲁教授和《山里山外》电影制片、新锐导演许文琦来给同学们做讲座。
沈鲁教授受到《走出上海》、《黑龙江电影百年》《宁夏电影史话》等著述的启发,从2018年以来致力于对江西区域电影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力图完成一本《江西电影史》。此次讲座主要围绕“电影入赣”“民国江西电影”“十七年(1949-1966)江西电影”“80年代江西电影”等专题展开历史讲述,将目前已经完成的江西电影历史发展“拼图”展现在同学们眼前。

许文琦导演的讲座主题为: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山里山外》放映及中国电影制片交流。首先许文琦导演为大家播放其制片的电影《山里山外》的先导片与正片。正片结束后,许文琦导演就《山里山外》的创作进行了简单讲解,让学生对于电影制片有了基本认知。随后进入到现场互动环节,编导学生们积极活跃,围绕片子的拍摄过程、作品发行与上映、行业需要实践和理论哪个更重要、电影职位对学历的要求、成为一名导演和制片人的基本素质等等问题进行提问,许文琦导演一一进行细心而详细的回答。

在这些精心准备的“遇见”中,同学们零距离地认识名导演名教授;在聆听讲座和互动问答中,同学们的学识悄然增长,思想逐渐丰厚,经验慢慢积累。
11月19日,编导专业负责人许苏老师和影视家协会理事李水兰陪同沈教授和许导演一行参观阳明书院和吉州窑等地。在阳明书院,我们遇见了一次当下意义上的高规格“讲会”,不同历史上朱熹与陆九渊的书院讲会的是,我们没有不同意见不同言论的辩论双方,而是一人主讲,众人互证的“讲会交流”。从一进门的“真三不朽”到“有知无知对联”到“治民良策”,从“龙场悟道”到“在事上磨”到“众生扶柩”,从真正意义上的讲会到五贤祠到魁星阁,在沈鲁教授博学多识的引领讲解之下,擦出了我们一行人的思想火花,在互相补充、互相例证的融洽和谐的“讲会”中,大家一致体悟了一次王阳明和阳明心学,在深处和广处遇见了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真知灼见。

在吉州窑,讲解员带领我们了解吉州窑的镇馆之宝、木叶纹盏的由来、制瓷工序、舒翁和舒娇的制瓷故事等,参观结束时,“遇见”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的吴声乐所长对吉州窑的调侃:“逛窑子,吃豆腐,一叶情”。细思极妙:来吉州窑,就是逛一次吉州窑,吃一次当地美食永和豆腐,留下对木叶盏的钟情。看似低俗的概括,实则隐含高雅的志趣,这种雅俗共赏也是一种美妙的遇见。

短短的两天饱含了深层次的多角度的遇见。正如《山里山外》的一句台词:“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是难;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相信,不断地走出去和引进来,吉安市的影视行业和编导专业会有更多的遇见。